中国当前有多少大学生,中国当前有多少大学生在校
中国大学生失业和就业的比例?
展开全部
外部因素有以下6个方面:
2、就业渠道的不畅,用人单位还一定程度上存在关系就业的现象;
3、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还一定程度上不能容纳更多的人就业,也就是用工需求不大,岗位供应不足;
4、高校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适用性上滞后于社会发展给用工单位的适应性;如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可以这样说很多专业都没有开设这个课程,还有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显然不足。
5、同时还与世界经济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6、国家在提供给大学生的岗位供应上不足;
8、由于高校追求高就业率,某些高校要求学生必须签订三方协议,才发毕业证,对大学生就业率与失业率的统计上报存在失真现象,最后导致国家在出台就业政策不能科学的参照大学生就业率与失业率的统计数据(媒体也报道过)。
二、大学生自身的内部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已经属于成人,没有在所学专业的范围内对职业生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更用不上说职业生涯规划了;没有职业生涯规划,很多大学生盲目找有盲目换,造成阶段性就业又阶段性失业;
2、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态度一定程度影响了未来的就业,可以这样评价当前的大学生,在校就是“吃喝玩乐谈恋爱”,没有几个真正把学习当作是为了未来就业而准备的,基本上就是上大学混文凭了事;
3、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尤其是为了就业而准备的社会实践较少;
4、在校期间对自身未来就业的“一专多能”认识不足,如果学以致用当然最好,但是当前的大学生只有百分之几的人在从事所学专业的工作,更多的都是从事非专业的工作,因此大学生要在短暂的在校期间学好自身专业的知识之外,还要多学几门其他专业领域的专业课程,为未来就业多做准备。
537万人考公,377万人考研!2022年大学生该何去何从?
家有2022年毕业的大四学生,从2021年4月份开始准备参加2022年国考,然后又参加了2022年军队文职考试。目前,国考失利,军队文职的成绩正在焦灼等待。
孩子一直不间断地在考公培训机构参加培训,3月26日的省考正在紧张准备中,因为担心疫情导致省考延期,所以报考了三个省份的省考,如果不延期,参加一个省考,如果有延期,能参加的尽量参加。
自从孩子准备国考以来,能接收的所有信息就是各种招聘信息、招考信息,省考还未开考,各种事考的招考信息已经陆续发布,3月8日还准备报考一个邻近省份的乡镇事业单位,总之,只要有符合报考条件的岗位,都会去参加。
如果,老天赏饭,***上岸,真的感激不尽,如果,不能上岸,找个合适的工作,2023年的各种考试,会选择性地参加。
这个问题又回到了“先工作还是先考研”“要不要考编”的问题。那就需要考虑一下几个问题:
根据2020年教育部统计:从1***7年恢复高考到2019年,累计毕业人数约为5千万人,中国2019年的人口为14亿人。意味着上了本科就超过了全国96.2%的人!可以说本科一般情况下是够用了。
但是,对于有更大志向的人来说,要进科研院所、要考中直公务员的,一般的本科学历肯定是不行的。当然,985、211大学本科会好很多。
当前,整个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只有不断提升自我,让自己成为顶尖人才才能够具备核心竞争力。
二、是随大流考编,还是做自己喜欢的职业?
我觉得应该因人而异的,要结合自己的性格和志向综合考虑,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公务员工作相对稳定、待遇尚可,但不是适合所有人。而且进入公务员队伍的竞争也是很激烈、压力也很大。
自己创业或者进入企业那就是完全凭本事吃饭了干得好了都可以成为上市公司老板,发挥空间无限。
所以,不要随着这几年的“公务员热”而盲目加入考编大军。
综上,2022年的大学毕业生在选择自己的前途上,要慎重选择,只有选择了适合自己的,才能少走弯路,才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537万人考公务员,377万人参加考研,这只是所有毕业生当中的一部分,考公务员也好,考研究生也罢,这些都是各自的职业追求。
考研究生是为了提升自己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且在某一专业领域有更深的研究与造诣,其目的也是为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打牢基石、增添就业筹码。而考公务员也一样是为了有更好的发展空间而作出的选择。
不管是考公还是考研,决不能盲目跟风,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选择。不适合于搞研究,就选择考公、考事业编制、考其它。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最好,决不能眼高手低,职业没有高低之分,哪怕是在别人眼里看似非常没前途,而在自己看来却不舍得放下的职业,只要自己喜欢就好、合适就行。只有这样,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发展得更好、更长远!个人观点,勿喷!
数据已验证:继续考研、考公。这就是2022年大学生的去和从。
你说的537万,是2021年各省省考报名总人数;377万是2021届(2020年12月考试)考研的报名数据。
2022届考研考生已增长至457万!这个数据就是很好的验证,大学生继续考研考公,继续卷[捂脸]
别人干啥你干啥,这就是趋势!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本身已经说明了问题。
千万不要跟趋势对抗,否则早晚一天会撞得头破血流。而等你头破血流之后,再回过头来看一看,那些曾经“随大流”的同学,你会发现,真的是,选择大于努力!趋势不可抗拒!
不是说就非得考公务员,非得考研。而是,这些,已经成为本科毕业后的主流选择,或者是基本选择。你可以觉得,考公务员没有前途,稳定也只是稳定地穷着。并且根本不了解就主观臆测,公务员这个职业不适合自己。
什么官大一级大一辈啊!溜须拍马搞关系送礼不擅长啊!等等这些传说中的“固有印象”。让你觉得,干啥都不能干这。
研究生也一样,3年幼儿园,6年小学,6年中学,4年大学,才活20多岁,光上学都上19年了,还上屁的研究生,累成狗,还不一定考上。
总之,你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和原因,不愿意,甚至排斥考公务员和考研。你有你的价值观和追求,甚至你想的最后有可能也是对的。但是,不可否认,考公,考研,已经成为应届毕业生的最优选择。
当然,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是这样哈。那些天才学生,热门专业,还没毕业就被高薪挖走的,不在此文讨论范围内。那些高人,大[_a***_]间就开始创业,并且有自己明确人生目标和方向的,也不算哈。
对于一般的普通人来说,应届毕业的最优选择,按我们的推荐,顺序如下:
1、保研(硕博直读的更好)。
2、考选调(直接进部委省直市直,也是公务员编)。
3、考研(不用985、211,只要是硕士就行)。
4、考公(国考、省考)。
5、进体制(主是是事业编,教师、国企、银行、公立医院这些也算)。
6、自己创业。
7、打工。
8、啃老。
9、合伙创业。
10、贷款投资。
中国有多少统招本科以上?
从1***7年恢复高考到现在,每年有平均300多万本科毕业生。24年了,属于统招的本科毕业生共约8000万左右 再加上电大本科、自考本科、党校培训本科、专升本 其他同等大学本科学历的 大概中国当前有本科以上学历在1亿2千万左右。
第七次人口普查,2.18亿大学文凭,中国什么文化才不算文盲?
学历内卷和新文盲是什么?今天的中国,大学生们早已不是天之骄子了,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结果给学历内卷提供了足够的证据。和2010年相比,大学生的比例增幅高达73.2%,同时文盲率由4.08%下降为2.67%。
这些数据告诉我们两点:1. 大学生们不能再空有优越感了、要有危机意识;2. “文盲”也许需要重新定义了。
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回顾
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昨天(5月11号)发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关于人口总量的普查结果是:
“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133***2万人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
从这些数据来看,我国的人口近10年来保持低速增长的趋势。
关于受教育程度人口的普查结果是:
“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万人。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文盲率由4.08%下降为2.67%。”
也就是说,在今天的中国,十四亿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含高职)的人口比例是15.5%,也就是说每6到7个人中就有一个大学生。这个比例也许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不算高,但是和2010年的8.9%相比,增幅高达73.2%。与此同时,文盲的降幅达到34.6%。
年轻人要小心“学历内卷”
从人口普查的数据来看, 过去十年,国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取得了积极成效。高校大规模的扩大招生的确显著地提高了高学历的比例。但是全民教育程度提高的背后暗藏着学历贬值的竞争风险。用近两年的流行语来说,就是“学历内卷”。
“内卷”这个概念,本意是指人类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达到某种确定的形式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当社会***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时,人们会通过竞争来获取更多***。
上面的解释也许有些抽象。新剧《小舍得》里的夏君山(佟大为饰演)对于内卷的解释更加通俗易懂:“一个剧场,大家都在看演出,突然一个观众站起来了,其他观众为了能看到演出,最后大家都从坐着看戏,变成站着看了……” 大家都觉得越来越累,但是没有人敢坐下来,因为坐下来就意味着看不到演出,对应到现实生活中既意味着被淘汰。
对应到学历方面,“内卷”可以这么理解: 找工作的时候,一些人为了能找到好工作而取得高学历,其他人为了增加竞争力、找到工作,也必须取得高学历,最后大家都从低学历变成高学历了;因为大家的学历都高了,工作机会却没有增长很多,所以就算是你有大学文凭,却只能找到以前高中生、甚至初中生都能找到的工作。
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难找工作的原因了。工作机会就那么多,你有的学历很多人也有,自然竞争就更加激烈了。
换句虽然残酷但是现实的话来说,那就是:大学生们,你的本科学历已经不值钱了!
老年人要小心成为“新文盲”
人口普查中定义的文盲是指年满十五周岁以上基本上不识字并且不会写字的人。按照这个定义,文盲率已经下降到了2.67%。
但是,社会在不断地发展,科技和知识都在不断地更新进步,新世纪的文盲标准已经改变了。联合国新定义的新文盲分为三类:1、传统意义上的不能读书识字的文盲;2、不能识别现代社会符号(即地图、曲线图等常用图表)的人;3、不能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交流和管理的人。
按照这个新文盲标准,很多人,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如果跟不上时代科技发展的步伐,就会落伍了,有可能会沦为新文盲。
新文盲并不是有文化就行,主要是在科技方面的缺欠。人们最好都能多少了解一些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大数据方面的知识。避免成为新文盲,最基本的也要能熟练地使用智能手机帮助自己的日常生活,比如说上网查信息、查地图、用微信、手机支付等等。
结束语
人口普查的结果让我们看到了我们国家在教育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它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大学生们不能认为本科是一个很高的学历了,因为不久的将来大学生的比例会越来越高、竞争会越来越激烈。混个大学文凭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不想毕业就失业的话,大学生们应该在大学期间,好好读书,努力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提高自己学位的含金量。
另外,年轻人应该帮助家里的老人,普及一些智能手机、计算机方面的知识,让他们也能连上互联网,跟上时代的步伐。这也是新时代的一种新型孝顺。
作者:安子心,以赤子之心,安身立命。专注于大学生、研究生的职业规划和职场教育。欢迎大家关注、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eizi123.com/post/8842.html发布于 2024-11-24